⊙与我合影的香港“极地奇女”李乐诗博士多次到达世界三极。
根据科考计划,科考队预计在2005年1月中旬找到南极冰盖最高点,科考船在2005年3月底才能返回上海,要把前期拍摄的大量素材做成系列节目至少需要两个月的周期,那么观众在电视上看到登顶一刻的画面实际上距离登顶时间已有半年之久,这种极大的播出滞后性使观众对报道的新闻事实缺乏必要的心理期待,没有了悬念就会导致观众以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的心态来看待节目,实在浪费了这种行程感很强的选题。
所以,我们设计的节目形态就是记者全程跟随科考队行进,跟踪拍摄整个行动过程,通过海事卫星及时向国内发回现场图像,后方加上演播室访谈和背景资料,做一档持续数月的特别节目。
为了实现这一传播效果,我们设计了立体灵活的《挺进南极冰盖最高点》整体报道方案,昨晚科教频道已经播出了60分钟的雪龙船上海出发特别节目《起航》,在雪龙船前往南极长达一个多月的航行中,特别节目通过每周日播出的专题节目《踏浪远征》和每晚3分钟的专题板块《南极档案》保证传播效应的延续性;在我们从南极中山站出发直至冲顶南极冰盖最高点的43天里每天播出15分钟特别节目《挺进Dome-A》,如果我们最后成功登顶最高点,在当晚还将播出2小时的特别节目《为了这一刻》。如果说《挺进Dome-A》是整体报道的核心,《为了这一刻》是高潮部分的话,前期的三档节目都是为两个月后的Dome-A行动进行预热和铺垫。